貴金屬投資新手必知的 8 件事
在貴金屬市場中,有許多不同的投資方式。其中購買實物是最常見,也是風險最低的交易模式,無論是作為珠寶還是條、塊、幣都是方式之一,但這種投資成交量僅佔全球每天交易的一小部分。
黃金、白銀、鉑金、鈀金,四大貴金屬在全球範圍內晝夜不停交易,有許多迥異的場所、不同的澆鑄條塊標準、地方稅制與交易制度,這意味著黃金市場本身並不如一般人想像的中心化,它的交易原則是分散的。縱使英國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紐約納斯達克(NASDAQ)、以及洲際交易所(ICE)仍然是全球交易量最大且最主要的全球實物貴金屬交易中心,但分散在各地的實物交易仍具重要地位,例如深圳市羅湖區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瀋陽西中街黃金珠寶批發中心、杜拜貴金屬市集、孟買貴金屬與首飾經銷等,就是觀察亞洲貴金屬買氣的重要指標。
LBMA 作為全球最大的貴金屬交易集散地,自然也肩負制定交易規則的使命,以維護市場秩序。例如制定貴金屬負責任採購指南,要求貴金屬精煉廠展示他們在打擊洗錢、恐怖主義融資、侵犯人權、以及尊重全球環境方面所做的努力。而消費者在購買貴金屬之前,也應該對這方面有所認知,以善盡全球公民責任。例如,LBMA 即要求全球主要頂尖精煉廠商(如 Argor Hereaus、MKS PAMP、Valcambi、The Perth Mint 等)制定採礦與回收指南。
對消費者來說,選擇良好商譽且具備可追溯來源的貴金屬商品是相當重要的。身為一個貴金屬消費者與投資人,以下有八項問題需要思考:
一、我購買的是實物貴金屬,還是與實物掛鉤產品,例如 ETF、結構性產品或其他衍生品?
二、我購買的貴金屬品質(成色)和等級如何?
三、交易過程是否透明、公平和有記錄?
四、我購買的貴金屬是否符合環境、社會、治理(ESG)標準?
五、交易平台所進口的貴金屬(尤其是黃金)是否遵守世界黃金協會無衝突黃金標準®原則?
六、我購買的資產是否在運輸途中受到保護?
七、我購買的貴金屬是否來自信譽良好的供應商?
八、平台是否符合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
現在,就讓 Awanxtra 說明如何評估這八項大家必須了解的問題,以及如何應用在實際購買上。
一、我購買的是實物貴金屬,還是與實物掛鉤產品,例如 ETF、結構性產品或其他衍生品?
金融市場有非常多的貴金屬投資方式,例如 ETF、結構性產品(保險基金)、期貨、差價合約、黃金存摺、加密提貨單(一種宣稱與貴金屬價格共掛的加密貨幣交易模式)等方式,部分國家與地區的金融市場 ETF 具備 ETP 性質,即該 ETF 商品可在交易期限到期後,提領實物貴金屬,但在 TAIEX 上市的 ETF 並不具備這項功能,許多投資人未必了解這層問題,因而投入了風險較高的 ETF 市場。
保險基金也如同 ETF 一樣,宣稱以追蹤境外管理嚴格的貴金屬倉儲為投資標的,然而高昂的管理費用與交易手續費實際上是在侵蝕投資人的投入本金,且境外倉儲鞭長莫及,一般投資人根本無法真正接觸到自己擁有的貴金屬。
至於期貨、差價合約、黃金存摺、加密提貨單也存在許多投資人難以控管的潛在風險。例如 2020 年 3 月的市場崩盤與交易所關閉,就造成了期貨及差價合約的流動性風險,黃金存摺與加密提貨單也因為城市封鎖令的出現,導致投資人無法順利提領自身應得的貴金屬。
基於上述原因,我不斷呼籲投資人在採購貴金屬前,務必了解您的購買標的是否具備上述性質,若有任何關卡阻擋著您取得自身權益,建議走為上策。
二、我購買的貴金屬品質和等級如何?
不同地區對於所在地的貴金屬品質都有一套標準,在臺灣,「誠實標示」識別 LOGO 的三角循環符號代表從製造、銷售到回收,皆有一套品管標準,能將自身產品印上三角符號的製造商必須繳納相當額度的保證金,且該制度要求貴金屬精煉誤差不得大於 0.03%(即黃金成色不得劣於 99.97),否則公會聯盟有權撤銷業者資格。
目前國際通用的品質與等級規範以 LBMA 為主,LBMA 在全球 20 多個國家擁有超過 145 個在籍成員,範圍從採礦、精煉、運輸、貿易、保險和製造都納入嚴格規範,LBMA 所規定的合格交割清單(Good Delivery List,GDL)申請包括 LBMA 費用和裁判流程。目前不含增值稅的總費用,黃金為 29,040 英鎊,白銀為 22,600 英鎊,且要求精煉產品必須嚴格遵守既定規範,確保產品度量衡與標示相符,並定期由「Argor-Heraeus SA、Metalor Technologies SA、PAMP SA、Rand Refinery Pty Limited、田中贵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執行合格鑑定。
基於上述規範,我建議投資人採購貴金屬之前,必須認明自己的購買商品品牌,以及商品相關標示。若有其他疑慮,應該在購買後自行以磅秤檢驗其重量是否與產品標示相符,或與經銷商聯繫,甚至委請第三方具備元素分析(XRF)能力的檢測機構協助釐清產品純度。
三、交易過程是否透明、公平和有記錄?
在投資人決定要購買貴金屬的那一刻,便代表自己對資產配置做了重大決定,因此交易流程是否透明(可被溯源)、公平(一手交錢一手交付足量產品)、有記錄(可被查詢),就顯得相當重要。在常態狀況下,我並不推薦在網路商城、或是其他難以掌握產品來源的途徑購買貴金屬。貴金屬本身是風險極低的投資項目,倘若在購買過程選擇來路不明的途徑,那麼這種人為風險是非常要不得的,各位千萬不要犯下這種錯誤。
四、我購買的貴金屬是否符合環境、社會、治理(ESG)標準?
環境、社會、治理(ESG)為當代貴金屬產銷流程的關鍵評估標準,在貴金屬礦業領域,尤以負責任黃金開採原則(RGMP)為主軸,該評估標準同時針對「全球合作夥伴關係(供應鏈合作),社會包容(性別與種族平等),經濟發展(勞工權益與在地發展),以及負責任的運營、能源和環境」四大主題進行考核,以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由於 LBMA 已經將 ESG 當中所屬的負責任開採原則、可持續發展目標同列為 GDL 精煉商評鑑項目,因此我們可以確信先前提到的 Argor-Heraeus SA、Metalor Technologies SA、PAMP SA、Rand Refinery Pty Limited、田中贵金属工业株式会社都符合當前 ESG 標準。此外,其他如加拿大皇家鑄幣廠(Royal Canadian Mint)、珀斯鑄幣廠(THE PERTH MINT)、朝日精煉(Asahi Refining)、紫金礦業、山東招金礦業等產品也是合格清單中的成員。
五、交易平台所進口的貴金屬(尤其是黃金)是否遵守世界黃金協會無衝突黃金標準® 原則?
所謂無衝突黃金,其目的在於避免血黃金在市場流通,World Gold Council Conflict-Free Gold Standard® 提供了一種機制,黃金生產商可以藉由該機制評估和保證其黃金的開採方式不會導致、支持或有益於非法武裝衝突,助長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或違反國際人道主義相關法規。細節內容包含黃金生產商必須達成下列事項:
二、我購買的貴金屬品質(成色)和等級如何?
三、交易過程是否透明、公平和有記錄?
四、我購買的貴金屬是否符合環境、社會、治理(ESG)標準?
五、交易平台所進口的貴金屬(尤其是黃金)是否遵守世界黃金協會無衝突黃金標準®原則?
六、我購買的資產是否在運輸途中受到保護?
七、我購買的貴金屬是否來自信譽良好的供應商?
八、平台是否符合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
現在,就讓 Awanxtra 說明如何評估這八項大家必須了解的問題,以及如何應用在實際購買上。


- 確保礦山經營者不與「資助或惠及參與嚴重侵犯人權的武裝團體」有關。
- 實施控制措施,以防止業務或代理人參與賄賂,或向第三方提供非法付款或實物利益,以用於非法武裝衝突。
- 公開披露向政府支付的款項,除非法律禁止這樣做。
- 建立利害關係人提出關切和申訴的流程。
- 使用「不涉及資助非法武裝團體,或使非法武裝團體受益」的運輸服務。
- 實施詳盡調查程序,以確保礦山的任何含金材料供應商都符合這些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