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NFT的資產定位
撰文:AWAN 今年一月,我任職的公司高層突然寄了電子郵件給我,要我開始針對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著手研究,看來NFT已經成為許多人追逐的目標,但它真能成為穩定的資產類別嗎? NFT對我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只是過去在加密貨幣中打滾多年後,我始終將它視為淺嚐即止的小甜點,而不是正餐,畢竟波動性過高的資產很可能會讓您一無所有。 談到NFT就必須從加密貨幣講起,它是NFT的結算貨幣,現在主流NFT的結算貨幣是ETH(以太幣)。與其它加密貨幣相比,ETH的非同質交易協定ERC-721在2017年09月20日問世之後,能夠避免過去BTC(比特幣)或LTC(萊特幣)有限發行,總量固定,以及其它交易限制。畢竟若要實際交易NFT,您應該不會傻傻地等待對方轉帳需要15分鐘甚至更久的驗證時間,而ETH的靈活特性正好彌補了這些缺點,使它成為當前NFT的主流交易貨幣。 § NFT並不新鮮,它的應用早就出現了。 事實上,類似NFT的非同質商品應用早已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2015年,瑞士央行啟用新版CHF(瑞士法郎)法幣數位識別認證,便採用了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技術,一般民眾僅需在Google Play或Apple Store安裝應用程式到手機當中,即可驗證鈔票真偽,同時搭配數位影像教學,讓民眾更容易了解鈔票設計與相關知識。 2018年,開始有加密貨幣與黃金錨定,並且提供提領實體黃金服務;時至2020年,Tesla、Mastercard、星巴克、亞馬遜相繼開放BTC消費,Paypal也允許BTC、BTC Cash、ETH、LTC作為支付方式,這都凸顯貨幣交易樣態正走向多元化與非同質化。 2022年2月,Twitter用戶允許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iOS、Android、Web版使用者將自己的帳戶與加密錢包相連,作為合法所有權證明。此舉象徵著NFT已經跨足身分識別,成為未來數位身分表彰的工具之一。 由於NFT立基於加密貨幣的演算機制,因此它具備以下特性: 一、不可替代 :每一個NFT都有自己獨立的識別碼,這將賦予每樣NFT物件具備獨一無二的特質。 二、不可分拆 :每個獨立識別碼物件都是不能分拆的,所有權人只能有一個。 三、對世權(絕對權) :所有權人對於手中的NFT有絕對權力,以及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