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績效太強,讓股票分析師語無倫次
根據蓋洛普最近一項民意調查,認為黃金是最佳長期投資的美國人,比例在 2023 年幾乎翻了一番,達到 26%,偏好股票的比例下降至 18%。
這讓許多投顧分析師緊張了,拿著 Securian Asset Management 分析,說 1970 ~ 2022 年間股票平均年總回報率為 10.43%,同期黃金回報率為 7.7%。
結論是長期投資黃金,是一個非常糟糕的解決方案(註)。
那我就好奇了,1970 年 1 月 1 日 ~ 2023 年 5 月 20 日,XAUUSD(黃金/美元)績效是 5469%,SPX(標普500)績效僅有 4494%,到底誰才是糟糕的解決方案?
除了黃金之外,鉑金在本週也傳來令人振奮的投資消息。根據 WPIC 修訂後的 2023 年鉑金情勢報告(註),由於全球鉑金需求 YoY 增長 28%,而供應 YoY 下降 1%,鉑金供應缺口增幅上升 77% 至 983 koz(圖表詳見-Awanxtra Pro 貴金屬數據),為 1975 年有記錄以來第二大缺口。
2023 年 Q1 強於預期的積極投資需求,以及日本顯著復甦推動下,日本鉑金條塊幣投資 YoY 增長 71% 至 102 koz。此趨勢有機會持續一整年,也使今年全球投資需求預測上調至 433 koz。此外,受惠於中國玻璃產能擴張,工業需求增長 17%,有望創歷史新高。更高的裝載量和替代需求,2023 年車用鉑金需求將強勁增長 12%。
鉑金在醫學應用領域開疆闢土同樣獲得成果。根據 Heraeus 集團最新報告,貴金屬催化劑因具有高度催化特性,在藥物合成領域日益重要。藥物合成是複雜的過程,生產活性藥物成分(API)使用催化劑可說是家常便飯,因為它可以顯著減少生產 API 所需的時間成本。用於製藥和農業用途的貴金屬市場規模估計每年在 7 至 14 噸(225 ~ 550 koz)之間,預計未來幾年將穩步增長。
鉑族金屬當中的鉑、鈀、銠、銥,釕和鋨,由於其獨特特性而被廣泛用作催化劑,例如可溶性的氫化、異構化和氧化。當需要動用到不對稱氫化時,使用銥、銠和釕配合物能使製藥過程無需採用昂貴的分離和純化步驟,不但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還能提高效率並減少廢品,以及降低對人體的副作用。
鈀金在碳-碳(C-C)偶聯反應也獲得長足進展,在 API 合成中非常有用。研究人員現在可以使用從兩個或更多模組中,開始收斂合成,讓製藥研究幾乎就像樂高積木建造房子一樣輕鬆。這些鈀催化劑已被用於合成各種藥物,如抗病毒藥、抗生素和抗癌藥(註)。
總而言之,貴金屬催化劑在製藥產業的開發過程中,是合成具有高純度和高產率複雜分子結構的理想選擇,因此貴金屬對於新藥開發和現有藥物高效生產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