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轉型持續擴張,有利鉑族金屬需求

鉑族金屬(PGMs)作為能源轉型的核心材料,正於全球氫能、清潔電力與碳捕捉產業中扮演愈發關鍵的角色。近期國際間一系列與氫能相關的重大專案與政策推進,顯示鉑金、銥與釕等金屬未來需求可能迎來結構性成長,成為投資與產業布局的重要關注焦點。 💠歐盟與南非如何攜手打造價值鏈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於4月訪問南非時便提出,歐盟將投入47億歐元資金,支持南非發展清潔能源與綠氫供應鏈。這筆47億歐元的「全球門戶」投資方案中,絕大部分(達44億歐元)將用於支持南非的「公平能源轉型」關鍵項目,這也是去年馮德萊恩與南非總統席瑞爾・拉馬佛沙(Cyril Ramaphosa)於G20里約高峰會期間共同啟動「非洲再生能源擴展行動」的重大承諾之一。 根據統計,南非擁有全球約91%的鉑族金屬儲量,在電解水製氫所需的關鍵催化材料供應上佔據全球主導地位。這筆資金將透過「清潔貿易與投資夥伴計畫(Clean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支持在地冶煉升級與製造就業機會,同時強化南非在全球綠氫供應鏈的地位。 💠亞洲市場的應用場域有何變化? 在亞洲,韓國政府亦宣布於2025年10月動工其首座核能製氫設施,該示範廠由韓國水力原子力(株)(한국수력원자력,KHNP)建造,預計2027年投入運轉。此製氫設施的電力來源為附近的古里與新古里核電廠,計畫裝置容量為10兆瓦,透過低溫電解技術每日生產逾四公噸氫氣。根據官方說明,每公斤氫氣產生的碳排放將低於四公斤二氧化碳,達到「潔淨氫氣」的國際標準。鉑族金屬將用於電解槽中的關鍵催化層,顯示其於高效率、低排放製氫技術中的不可替代性。 作為氫能源、碳捕捉、新能源研發的科技指標,中國的鉑族金屬需求一直是市場關注焦點。 五月初,中國物資再生協會貴金屬工作委員會(CPMIC)與國泰君安期貨深圳分公司共同主辦「國君金典,鉑鈀金市智見.期貨賦能新篇-貴金屬市場深度剖析與期貨應用」沙龍會議。 與會者認為,鉑金需求的短期激增主要源於首飾市場與投資需求的集中釋放,導致局部市場出現「需求大於供應」的現象。然而,從中國全境範圍來看,整體供需格局仍屬「供大於需」,特別是在工業應用領域,並未觀察到明顯的需求增長。為實現市場平衡並擴大鉑金的應用場景,需加快新材料領域創新突破,以及汽車領域政策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