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金屬聚焦(Metals Focus)數據顯示,實物白銀投資在北美和歐洲市場呈現不同走向。2020 ~ 22年間,西方散戶投資者對白銀條塊幣的需求異常強勁。Awanxtra 認為此趨勢係因西方世界受到社群媒體 #SilverSqueeze 運動影響,許多年輕人將購買白銀視為一種迷因行為,也間接導致投資型實物白銀供需赤字擴大。在北美(以美國市場為主),實物白銀投資在 2021 ~ 22 年連續創下歷史新高,交易量是 2019 年總量的兩倍多。在歐洲(以德國為首),實物白銀投資也在 2021 年創下新高,並在 2022 年保持異常高的水平。
然而,2023 YTD(年初至今),這兩個地區的需求趨勢分道揚鑣,北美需求依然強勁,全年總量仍有望達到 2022 年創紀錄水平。相比之下,2023 H1(上半年)歐洲實物白銀投資崩潰了,就算假設 2023 H2 出現復甦,2023 全年歐洲白銀需求總量也會低於 2019 年(歐洲實物黃金投資也出現了大致相似的趨勢)。德國實物白銀需求崩盤的原因,起因
於德國政府 2014 年對特定類別的銀幣實行稅收減免,德國市場近 85% 的零售額集中在銀幣;然而,
今年政府取消了這項措施,這意味著所有白銀都按 19% 徵稅,影響了實物投資人的購買決策(Shivam Kaushik,2023)。
在美國,即使產品供應有時受到限制且溢價較高,2023 YTD 銀幣銷售仍然強勁,根據金屬聚焦調查,2023 H1 新鑄造的銀幣銷量 YoY 增長 23%,是自 2015 年開始調查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次(Metals Focus,20 July 2023)。Awanxtra 認為,
美國人早在 #SilverSqueeze 運動之前,就一直處在對美元不信任的焦慮中。在 2013 年,就有研究機構發佈調查,顯示人們最擔心的事情,由「年老無助」位居榜首。其次,列在癌症、恐怖主義及失業之前,是懼怕通貨膨脹(Allensbach Institute,2013)。近期,WisdomTree 發佈了 2024 Q2 黃金展望,我們從報告當中得知
美國經濟衰退機率已經超過 0.7 且趨近於 1(即100%),想要軟著陸幾乎不太可能了(WisdomTree eu,2023)。
▼ 美國經濟衰退機率(WisdomTree eu,2023)
隨著八月底金磚會議的到來,美國也
開始出現將個人退休帳戶(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IRA)轉存貴金屬(例如黃金)的討論。他們認為,如果金磚國家在峰會期間宣布推出黃金支持的數字貨幣,或任何其他導致現有美元框架貶值的事件,產生市場波動,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歷史基因,有助於保護退休投資組合。有鑑於美國退休賬戶通常大量投資於股票、債券和共同基金等傳統資產,擁有黃金 IRA 的投資者可能更容易應對金磚國家會議和全球金融格局帶來的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The Jerusalem Post,2023)。
八月份的金磚國家峰會是否會實際宣布一種全新、以黃金為支撐的金磚幣?到目前為止,中國與俄羅斯官方通訊並未加以證實。與此同時,金磚國家的主要成員印度公開否認新貿易貨幣會成為今年八月的固定議程項目。從制度面來說,金磚幣的發行主體到底是誰?是新金磚國家銀行?實際黃金覆蓋率是多少?10%、15%、20%?金磚國家央行是否需要將實物黃金存放在中央存款機構,或者他們僅需將國內黃金儲備的一部分作為會計單位質押,以保持靈活性(Matthew Piepenburg,2023)?另一個不確定因素,是南非經濟,Eskom(南非國家電力公司)藉由限電來降低停電頻率的策略,對經濟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如果南非幣持續貶值且發生金融危機,那麼金磚幣是否就缺了一角呢?還有太多細節必須討論,Matthew Piepenburg 認為,即使全球脫離美元霸權的趨勢變得越來越鮮明,但可以確信的是,美元不會在 2023 年 8 月完全失寵甚至丟失霸主地位。
Awanxtra 認為
美元真正的威脅是來自其「內部」,而不是外部競爭。當前大家對美元霸權失去信心,肇因於美國政策制定者從內部扼殺了美元,就算沒有金磚幣,未來也會有其他貨幣取代美元。
美元霸權必然跟隨過去英鎊與荷蘭盾的腳步,退出歷史舞臺。簡言之,就算八月底金磚幣未問世,但美元仍會由內而外崩解。至於貴金屬仍將繼續扶搖直上,成為貨幣基礎的定海神針。
縱使七月底美國經濟數據(如 PCE 下滑、耐久財訂單上揚等)表現優於預期,但民間消費與通貨膨脹烏雲仍未消散,美國核心 PCE 仍處高位,今年 6 月個人支出月增率升至 0.5% 就是最好的例證。如同芝商所首席執行官 Terry Duffy 在 CNBC 的 Fast Money 節目上所述,無論利率走向如何,投資者當務之急是必須懂得管理風險。倘若管理失策,就會像許多小型銀行一樣破產(Stephanie Landsman,2023)。通脹仍是不可預測的,對於判斷自己的所處境地相當重要。
不確定因素消散前,貴金屬作為大淘汰時代的通行證,就顯得相當重要。
在未來,我們會看到企業倒閉、需求緊縮、招聘困難、失業率攀升、高齡化、社會福利支出擴大等各種現象,這些因素的匯聚將成為全球經濟共同挑戰。現在,我們看到中國人民銀行連續擴增黃金儲備長達八個月,這就是值得效法與學習的方向。
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應該將貴金屬當作建立自己人生保障的通行證。
個人持有實物貴金屬的優勢,在於黃金、白銀、鉑金通常是經濟動盪時的避險投資,也是全球認可的價值儲存工具,這些項目可以幫助個人在投資組合中實現分散風險,並在緊急情況下的快速周轉。此外,相對於其他投資工具,實物貴金屬在承平時期價格變動較緩慢,適合長期持有;但在金融動盪時,貴金屬價格迅速反應的特質,能協助投資人應對不確定的經濟情況(相關論述與圖表可參考前篇專欄)。
企業持有貴金屬的優勢,在於從事跨國貿易或進出口業務,面臨不同國家貨幣波動風險時,持有貴金屬可以作為價格錨定與風險對沖工具,例如作為應對原料價格波動的應急手段,以保護企業盈利。在承平時期,企業可以將實物貴金屬納入投資組合,實現投資樣化,減少對單一資產或行業的依賴。持有實物貴金屬的企業可以妥善應用其優勢,作為企業儲備,好應對經濟下行時期的財務挑戰,例如做為信貸、抵押、周轉借款等有力依據,協助企業度過艱困時刻。
----------
引用來源:
- Shivam Kaushik (2023). American and German physical silver markets violently diverge in H1 2023. Invezz. https://invezz.com/news/2023/07/22/american-and-german-physical-silver-markets-violently-diverge-in-h1-2023/
- Metals Focus (2023). Silver physical investment: mixed fortunes for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Metals Focus. Issue 516, July 20, 2023.
- Frederick Taylor (2023). As Angela Merkel prepares to go to the polls on 22 September, memories of the great hyperinflation of the 1920s continue to hold Europe’s most powerful nation in their historic grip. New Statesman. https://www.newstatesman.com/world/2013/09/german-trauma
- WisdomTree.eu (2023). Gold Outlook to Q2 2024: Recession risk increasing as central banks ontinue to slam on the brakes. July 2023.
- The Jerusalem Post (2023). BRICS Summit on August 22nd: Is Investing in Gold IRA a Wise Move? The Jerusalem Post. July 22, 2023. https://www.jpost.com/advisor/money/brics-summit-on-august-22nd-is-investing-in-gold-ira-a-wise-move-752060
- Matthew Piepenburg (2023). The BRICS Won’t Kill the Dollar, US Policy Will. July 24, 2023. https://goldswitzerland.com/the-brics-wont-kill-the-dollar-us-policy-will/
- Stephanie Landsman (2023). CME Group CEO Terry Duffy: Manage your risk because everyone I’ve talked to got Fed ‘dead wrong’. CNBC. July 26, 2023. https://www.cnbc.com/2023/07/26/cme-ceo-terry-duffy-manage-risk-because-people-got-fed-dead-wrong.html
----------
聲明:
文章部分內容彙整自國際新聞、研究機構、政府機關,文章內文均附上引述來源供讀者參閱。本文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供一般參考,不構成Awanxtra或作者為您提供法律、財務、稅務、投資、或會計建議。在未事先尋求獨立專業建議的情況下,您不應採取行動或依賴文章中包含的任何訊息。
Awanxtra已盡可能確保文章中的訊息可靠;然而,這並不表示訊息是準確、完整、以及能被視為未來結果的指示,讀者應獨立判斷並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