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黃金壓力大,入手鉑金多輕鬆

當前全球黃金市場中,出現了鮮明分歧現象:一方面,金價高漲使得許多傳統黃金消費大國(如中國和印度)的消費者需求下降;另一方面,西方市場,特別是北美和歐洲,由於經濟不確定性和通膨擔憂,對黃金 ETF 需求反而大幅增長。 🪔 現象一:黃金價格高漲,壓抑亞洲市場需求 在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市場,黃金需求明顯減弱。這一趨勢主要源於以下幾個因素: 中國市場銷售下降:六福集團等珠寶公司報告零售銷售大幅下滑,反映出黃金高價對中國消費者造成的壓力。另外,貴金屬進口數據顯示,9 月運往中國的貴金屬礦石和精礦大幅下降。表明中國的實物黃金需求正在被高價抑制。 印度市場遇冷:儘管印度在 7 月降稅短暫提振需求,但在排燈節的重點銷售季節,黃金銷售仍受創紀錄高價抑制。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不得不提供大幅折扣,但效果有限。 🪔 現象二:西方市場逆勢增長 與亞洲市場形成鮮明對比,西方市場的黃金 ETF 需求顯著上升。特別是在北美和歐洲。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截至 10 月 18 日當週,北美單週就新增了 13.2 公噸的黃金需求,歐洲單週需求也高達 4.6 公噸。這背後的原因包括: 經濟不確定性:歐美經濟體不確定性和通膨風險,讓投資者將黃金視為安全避險資產,增加了對黃金的需求。 央行的黃金購買:由於擔心政府債務擴張和貨幣貶值,央行和機構投資者也在加碼黃金,作為對沖通膨和財政風險的工具。 🪔 投資人對黃金敬而遠之的原因 高價格壓制消費:黃金 / 美元價格自年初以來(YTD)上漲了 33%,黃金 / 人民幣 YTD 則有 29.6% 的增幅,黃金 / 印度盧比 YTD 高達 34.6%,對於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來說,這無疑抑制了購買需求,特別是在印度和中國這樣的實物黃金關鍵市場。 地區經濟轉型:阿拉伯海灣國家等地區投資者逐漸轉向更具回報潛力的資產,如科技和創新領域的投資,導致對傳統黃金的需求減少。根據統計,在過去一年中,阿聯酋從瑞士進口的黃金下降了 42%,沙烏地阿拉伯的黃金進口量也下降了 65%。 替代資產的吸引力:儘管黃金作為避險資產一直被認為具有保值功能,但房地產和其他收益較高的投資品對部分投資者的吸引力更大。 根據瑞士 University of St Gallen(HSG)對 3,000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