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 Kristalina Georgieva 表示,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關稅威脅,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推高長期借貸成本。
美國貿易政策的影響,對那些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的國家和地區尤為顯著,其中包括許多中型經濟體以及亞洲市場。強勢美元進一步推高新興市場經濟體(尤其是低收入國家)的融資成本。
Kristalina Georgieva 指出,美國經濟數據顯示,美聯儲可以收集更多數據後,再決定是否進一步下調基準利率。
美國一些大型銀行的經濟學家在最新就業報告發布後,下調了對進一步降息的預測。回顧 2024 年,美聯儲官員於 12 月表態稱,2025 年可能僅會下調基準利率兩次,這項預期與 9 月相比更為保守。近期評論也表明,美聯儲可能採取更加謹慎的態度。
野村全球宏觀研究主管及全球市場研究部聯席主管蘇博文(Rob Subbaraman)曾經表示,2025 年美聯儲只會在 3 月降息一次,但也有全年不降息,甚至升息的可能性也無法排除。彭博社經濟學家,包括安娜·黃(Anna Wong)、斯圖爾特·保羅(Stuart Paul)、伊麗莎·溫格(Eliza Winger)、埃斯特爾·歐(Estelle Ou)與克里斯·G·柯林斯(Chris G. Collins)等人指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內部交流資訊顯示,多位委員認為去通膨進程暫時停滯,或者存在風險。12 月 CPI 報告可能進一步支持這項觀點,為未來幾季在貨幣政策上採取更為謹慎的立場。
展望 2025 年,通膨控制、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貿易衝突預計將成為市場主要焦點。在此背景下,大宗商品有望重新成為投資者青睞標的。
密西根大學消費者調查主任、經濟學家 Joanne Hsu 指出,22% 的受訪者認為,目前購買耐久財與大宗商品可以有效規避未來的價格上漲風險,此比例達到自 1990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Awanxtra 近期也觀察到,三大貴金屬(包含金、銀、鉑)、能源(石油與天然氣)以及農糧商品(如咖啡與可可)價格持續維持在歷史高水位,顯示大量資金仍滯留於大宗商品市場。此外,
長期數據表明,美聯儲升息與貴金屬價格下跌並不存在明顯相關性。這些趨勢進一步強化貴金屬在投資組合中的重要地位,特別是在面對經濟不確定性時。
-----
引用來源:
- Ramsey Al-Rikabi (2025). Trump Tariff Fears Pushing Global Rates Higher, IMF Chief Says. Bloomberg. January 11, 2025.
- Vince Golle and Craig Stirling (2025). US Inflation Is Set to Back Fed Pause After Robust Jobs Data. Bloomberg. January 11, 2025.
- 吳斌(2025)。對話野村全球巨集觀研究主管蘇博文:2025年美聯儲存在不降息風險,中性利率或進一步上升。21世紀經濟報導。2024年12月31日。